近期網上傳出一個消息“新浪計劃將微博項目分拆獨立,并引入阿里和百度的投資”,雖然最終沒有渠道證實這個消息的真假,但是,“無風不起浪”,從這個消息的背后可以看到互聯網江湖的一道暗流——“合作與聯合”。
天下沒有無緣無故的“愛與恨”,有爭斗的領域也必然有“聯合”的需求。最熱鬧的互聯網愛恨情仇應該發生在“一超、兩霸、三派”之間?!耙怀碑斎恢窺Q,“兩霸”是百度和阿里,而“三派”就是指三個不滿現狀的“造反派”,分別是奇虎、新浪和“雷軍系”。
“QQ的聯合策略”:QQ最成功的地方是利用IM幾乎壟斷的優勢,獲得了進軍所有互聯網領域的機會,在門戶、游戲、支付領域已經獲得成功,并且準備向搜索、電子商務等行業進軍。QQ公司的核心是不能丟掉IM,也不能允許任何一種新的應用取代IM的地位。QQ在互聯網的主流玩家中幾乎沒有朋友,所以QQ需要聯合的是小型網站,可以利用QQ掙錢,但絕對不會對QQ形成威脅。QQ一定會走向開放,但是主流的互聯網玩家千萬不要因此而高興,QQ開放是做強的策略,收購“DISCUZ”是這個策略的具體體現。
“百度的聯合策略”:百度這“一霸”做得艱辛而有戲劇性,不知從哪兒來的“一股神力”將谷歌打倒了。百度的性格是擅長“防守”而不是進攻,在未來十年中,百度將面臨“四面楚歌”,“聯合策略”對百度的防守極其重要。按搜索引擎的商業機理來分析,百度應該是中國最懂“聯合策略”的公司,搜索引擎的本質是利用別人的內容來實現自身的價值,從產業鏈的角度分析,百度最應該關心互聯網除了“巨人”以外的企業的收入狀態。
“阿里的聯合策略”:阿里系是最懂“聯合策略”的互聯網企業,可以說阿里有今天的成功就是“聯合策略”的成功。將“小廣告”、“地攤”等“痞子行為”包裝成“B2B”、“B2C”、“阿里媽媽”等絢麗的新經濟形象,在“強有力”的宣傳助推下,成就了阿里系。阿里“霸權保衛戰”才剛開始,其核心應該是“電子商務平臺”。平臺的本質就是“聯盟”,在這里有兩場戰爭,首先是“垂直電子商務”與“電子商務平臺”之爭,其次是“電子商務平臺”到底應該建立在“QQ上”、“搜索上”還是“阿里上”。最理想的“電子商務平臺”應該是成功“聯合”大量正規商戶將自己的“網店”安家在這里。而在“聯合策略”上,阿里系有兩大弱點:一是如何平衡“地攤戶”與“正規商戶”?二是如何在“垂直電子商務”的進攻下,既能反擊又能堅持“平臺策略”。
三個造反派的聯合策略。
“奇虎的聯合策略”:奇虎的策略充分體現經營者鮮明的個性,明確用“免費”的旗號,試圖將網民拉到自己的陣營中,扮演“俠客”,打家劫舍(劫殺毒企業),網羅人心??墒?,這是QQ的老路,不足以撼動QQ,QQ更可以用“利益共同”的聯合策略鞏固陣地。挑撥QQ與網民的關系就成了必然之選了。
“新浪的聯合策略”:新浪的切入點是“微博”,這個方向貌似不像奇虎那么兇猛,但是QQ也絕對不會不防。微博開放的特性,幾乎可以肯定是互聯網“資訊”的終極應用!新浪如果放開心胸,聯合一切內容供應商,并設計好利益分享模式,就像“資訊的淘寶”。其對百度的沖擊是立竿見影的。不僅如此,由于微博具有社區特性和移動互聯網特性,對QQ的沖擊也是可以預見的。
“雷軍系的聯合策略”:雷總的“造反之路”走得雖“跳躍”但也“輕靈”,利用“天使投資”的身份,借助對VC的號召力,快速切入電子商務,免費安全、IM(YY)、移動桌面(UCWEB)、支付等互聯網“一線模式”,任何一點突破,就可以借勢謀取“稱霸”,充分展示一個成功老將的謀略。